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一路有“礼” 宁波文明交通之歌奏得更响亮

2020-09-07 08:08:11 编辑:陈雯雯

交警在校门口护学。

文明礼仪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文明礼仪也像一首歌,交织着你我共同的心声……每天,当过往车辆主动在斑马线前停下为你让行,当交通志愿者风雨无阻地坚守在路口疏导交通,当每一位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戴起头盔有序通行,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

如今,宁波的汽车保有量直逼300万辆,位列全省第一,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也超过380万辆。面对日益庞大的数字,道路交通管理形势严峻。然而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指数”排行榜上,宁波在同类城市中位列第二。通行情况好转,或许就是文明交通带来的最直接也最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路有“礼”,文明交通之歌奏得更响亮,城市才能更加平安又充满梦想!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1月至7月,全市全口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前三年同期平均数相比下降51.83%。

文明交通志愿者合影。

十年浇灌培育,文明礼让斑马线成“金名片”

在宁波,每当行人经过斑马线时,来往车辆总会自觉地踩下刹车,让他们先行。充满“温度”的斑马线,就是一张宁波的“金名片”。但鲜有人知的是,文明礼让斑马线,宁波用了十年时间来浇灌,一批又一批人接力培育,方才有了今日的文明盛景。

宁波的文明礼让斑马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在磕碰中不断摸索,最终有了闻名全国的“宁波样板”。

2010年3月10日,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公安交警部门的推动下,礼让斑马线行动开始在全市铺开。那一天也成为宁波市的“礼让斑马线日”。2012年,交警部门又推出了“守线”行动,取得了一份宝贵的经验:推进“文明礼让斑马线”,需要科技发力,更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各方共同努力。

正是有了这份共识,宁波首批样板斑马线在2016年5月10日时诞生了,涉及11条主干道23个路口,还都安装了电子警察设备;同年6月16日,交警对车辆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为正式开启处罚——未让行者处罚款100元、记3分。

当时间的指针拨到今天,宁波城区已有近140条斑马线安装了电子警察设备,实现全天候、无间隙抓拍;车辆停止线处都已喷上了“车让人”的提示语,提醒车辆驾驶人注意减速让行。更令人赞不绝口的是,宁波多地有了灯光斑马线,人来时灯自动亮起形成一条“星光大道”并警示车辆,人走后灯自动熄灭以便车辆快速通过。

“这些年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在不断提升,最明显的就是‘文明礼让斑马线’呈跨越式进步。”海曙交警大队原社区中队中队长石奇峰,是我市文明礼让斑马线的有力推动者之一。他说,宁波很早就推出了“公交车文明礼让斑马线”。公交车也不负众望,成了宁波文明的代名词。但初时公交车礼让也引发了连锁反应:斑马线前公交车停下了,但庞大的车身会形成视觉盲区,没有礼让意识的小车又疾驰而过,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血的教训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后来经过各方努力,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2016年,样板斑马线出炉,但初时出租车的表现并不好。当年8月,在海曙交警牵头下,本报、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海曙区文明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等部门人员齐聚一堂,同时邀请7家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就“出租车文明礼让不该慢一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与会各部门组成联合观察组上路实测,就是靠着实干精神“倒逼”出租车习惯文明礼让。

无数人的努力,一批又一批接力,宁波的文明礼让斑马线之路越走越顺。如今,斑马线前的温暖随处可遇——有人会竖起大拇指给礼让驾驶员点赞,更有一些孩子通过鞠躬来答谢这份善意。

车辆斑马线前文明礼让,她们用点赞回应。

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接力,十年坚守风雨无阻

烈日下,他们挺直腰板,守护在斑马线前,引导行人安全有序过马路;风雨中,他们不辞辛劳,伫立在十字路口,劝导市民文明出行……他们就是宁波文明交通志愿者!多年如一日的义务服务,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一同见证甬城交通文明的进步。

在鄞州区丹顶鹤社区的贺丞路路口,交通高峰期时常有一群老年人拿着小红旗来此“执勤”。他们引导着行人过马路,疏通着“打结”的交通,风雨无阻,寒暑不断。附近居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银发交管队”。

“‘银发交管队’是全国文明交通志愿者先进个人获得者陈国荣老人带领社区里其他热心文明交通的老人创办的。从2010年起,老人们在路口设立了一个交通服务岗并坚持了下来,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丹顶鹤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银发交管队”的人数由刚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了50多人,志愿服务内容也从维护路口交通秩序延伸到了社区停车管理、卫生服务、垃圾分类等。十年来,除了个别老人因为年龄太大或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外,其他成员仍坚守在一线。

发挥余热作贡献,老有所为当先锋!有着“编外交警”美誉的志愿者许银花阿姨今年已经71岁了。自从十年前成为文明交通志愿者以来,她每天早上会守在海曙区中山西路与布政巷路口,身上穿着红马甲,头上戴一顶黄帽子,手上挥舞着引导旗(牌),认真引导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风雨无阻。

“以前,行人不管前面是否红灯,只要没车都会过马路。而车子开到斑马线前,也没有踩刹车的意识,有时甚至会飞驰而过。”许银花说,这些年来,大家的安全文明意识提高了很多。刚成为交通志愿者的那几年,她在路口劝导时,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回复——“别管了”。如今,大家看到她,都会说一句——“辛苦了,向你学习”。

创建文明交通,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付出努力并共同维护。在甬城,除了“银发交管队”、许银花等资深交通志愿者外,还有新生代的“守护红绿灯志愿者”。他们是来自鄞州云龙前后陈村的交通志愿者,致力于提升农村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成员也是来自社会各界,有企业员工、的哥、村民……点滴力量,汇聚成文明交通的汪洋大海。

坚持生命至上,一顶头盔刮起甬城文明风

“她爬起来了,太好了,真是命大……”当一辆右转弯的工程车因为视觉盲区撞上直行的电动自行车时,周边的目击者心都揪起来了——骑车女子恐怕凶多吉少,又一个家庭即将破碎!

大家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因为工程车“吃人”的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每一次都是血的教训。但这次“奇迹”出现了!工程车从骑车女子的头部碾压了过去,原本“凶多吉少”的她居然从车底爬了出来……

这是一起发生在去年8月18日的交通事故。女子幸免于难的秘诀就是头盔,在遭受碾压时,它承受了工程车的巨大压力,有效地保护了头部,所以她幸运地活了下来。

从摩托车到电动自行车,时代变迁让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直未变的是给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市仅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就超过380万辆,它同样是事故“大户”,死亡人数占比年年高居榜首。其中,颅脑损伤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8%多。

生命至上!“牛鼻子”在此,解决它就是最大的民生。

从2018年12月2日开始,我市交警部门就开启了送头盔行动。截至目前,他们共举办相关公益活动700余场,累计赠送头盔80.5万顶。与此同时,“重磅炸弹”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7月1日,经过各方努力,全新修订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驾乘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成为硬性规定,解决了此前只能劝不能罚的难题。而今年施行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比它晚了整整一年!

新规实施后第一个月,“33.98万起”的处罚量彰显了交警部门的决心,随后违法数量不断减少。如今,一般情况下宁波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可以超过95%。在江厦桥东执勤的鄞州交警城区一中队民警章煜对此深有感触:“去年7月1日那天,我一个人就查处了100起违法。现在你看,马路上不戴安全头盔的,真的非常少了。”

“硬核”执法,“倒逼”提升头盔佩戴率,带来的是安全,挽救的是生命。据交警部门统计,去年全市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车事故死亡人数断崖式减少,同比下降27.98%。其中去年7月新规实施后更为明显,死亡率同比下降39.19%。而今年1月至7月,全市涉及二轮、三轮电动车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2.45%,占总死亡人数的23.28%。

小举措大民生,宁波交警追求的“少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少堵车”理念,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陆明光 周瑾

来源:宁波日报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