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莫让金庸笔下的江湖成为绝唱

2018-11-03 09:53:00 编辑:王聪婕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金庸先生的逝去,引发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群体性悼念。香港的读者集体前往医院献花,襄阳的书友点亮烛火寄托哀思,无数人在微博、微信里发文感怀。

“我的青春消失了”“那个时代真的离去了”,感伤的情绪在舆论场上流淌。大家在怀念什么?是“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豪情,是“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的义气,是千军万马零落成泥的磅礴,是铲平人间不平事的抱负;也可能是“情到深处无怨尤”的侠骨柔肠,是英雄举杯酬知己的惺惺相惜;甚至,仅仅是怀念躲在被中打着手电偷看武侠小说的青葱岁月……在“金大侠”构建的虚实江湖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世间,也看到了宇宙。

中国武侠小说并非自金庸始,何以在他的笔下成为传奇绝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余年间15部经典,想象力汪洋恣肆,他所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成人童话的快意恩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锄强扶弱,侠肝义胆,悲天悯人,孔孟之道,金庸武侠里的情感表达与价值取向都是纯中国式的。正因如此,有人说金庸的作品是最难翻译成外文的,因为没有受中华文化浸润的人读不懂,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读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的武侠故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也让侠义心肠与家国情怀交相激荡。一位金庸迷说,“家国”奠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悲悯”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诚然如是!武穆书中教诲、襄阳城头烽烟、屠龙刀里遗篇,让我们懂得了英雄的价值追求;国破家亡时流离失所、命如草芥的生民疾苦,又让我们感慨“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那种至刚至硬又至柔至软的情怀,那样一种浩然之气,潜移默化而又润物无声。金庸的江湖是美好的,美就美在阳光与温暖、正直与敦厚,这些文字,让多少人受到精神洗礼,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

有人叹息,“金庸走后,再无江湖”。今天挂着武侠名头的文艺作品汗牛充栋,但打开一看,这个江湖只是一片“萧索”:满眼玄幻逻辑不足,粉腻有余厚重不足,烧钱有余价值不足。所谓的“武侠”,只是浮于表面的打斗制胜,哪里有什么义薄云天的豪气,更遑谈文化底蕴的传播。爽则爽矣,却找不到半点“中华文化里深切的乡愁”。泰斗西去,留下的作品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巅峰,但高山不只是让人仰望的风景,更应是众人心向往之、勉力行之的目标。未来的“江湖”,呼唤真正的“大侠”!(鲍南)

来源:北京日报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